其他

上海记忆:都市远去,摩登犹在丨历史向

2017-08-1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辉煌的城市、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都市,曾经的“东方巴黎”。张爱玲说,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近代上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上海人又是怎样一个群体?


了解一个城市,就先追溯它的历史。以下这些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专著,展示了近代上海的社会形态和生活在此的众生相,制造属于老上海的独家回忆。


(按出版倒序排列)

01

中国革命:

1925年5月30日,上海

   者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译   者:强朝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8月


内容推荐: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


上海的五卅事件开启了从1925年至1927年这段风云跌宕的历史,中国史学界称之为“大革命”:在逐渐倒向共产主义的激进派学生的领导下,群众性示威活动在城市中展开。其激情澎湃的程度,唯有4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堪与之相比。在1925年5月30日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有组织之行动的阶段……



02

上海摩登(修订版)

作   者:[美] 李欧梵

译   者:毛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8月


内容推荐:本书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汽车、洋房、雪茄、回力球馆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的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遂正式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斡旋者,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李欧梵重塑的上海肖像绝非一片怀旧声浪中的上海,他带领读者看见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标志出的文化地理。



03

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1937年)(英文版)

作   者:朱晓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5月


内容推荐:上海法租界警察是法国驻沪领事直接领导下的警察机构,是维持法国在沪乃至在华利益的重要力量。它兼具政治镇压和社会管理的双重功能,不仅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塑造上海城市空间和都市文化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本书主要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法国海外殖民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并结合法语、英语和中文的相关研究,对上海法租界警察的源起、组织机构、人事构成、社会管理和政治镇压的职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04

诗与政治:20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女子越剧

作   者:姜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5月


内容推荐:越剧在二十世纪的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脱胎换骨.追踪这一段轰轰烈烈却未见于经传的历史,作者试图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之语境中探寻和思考越剧之意义。本书以越剧在上海的发展为案例,研究上海都市文化在近现代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越剧在三四十年代的迅速兴起,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象征着女性在都市公众领域的崛起。以越剧为透镜来观察中国传统性别结构及以此为基础的权力结构在近现代上海都市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演变。



05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作   者:张济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4月


内容推荐:作为20世纪30年代最辉煌的城市、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都市,曾经的“东方巴黎”,“都市远去,摩登犹在”——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无踪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续?国家“入场”与都市“在场”怎样互动?……如同问题的发掘难以穷尽,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发新问题的余地。本书仅从“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



06

性别与战争:上海1932~1945  

作   者:陈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5月


内容推荐:女人,往往被认为是战争的导火索,战时的危险分子,社会秩序的破坏者,这在抗战时期的上海亦屡见不鲜。“战争”给了妇女的体验、记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与话语关联、对质的机会,但是传统的战争史研究却与这些性别体验无关。本书却从性别角度重新思考民族战争,希望为探索战争与解放所包含的复杂历史脉络与多样的社会面相,重新审视这场中日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尤其是对中国女性的影响,提供新的可能。   



07

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

作   者:葉文心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出版年:2010年6月


内容推荐:這個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城市與經濟,對廣大中國的社會與文化構成什麼挑戰與影響?本書回顧一八四三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上海社會文化史,透過細細考察上海的金融、出版和現代百貨業,葉文心生動描繪中國第一批城市中產階層。在國家角色尚弱的二十世紀初期,這個新富階層在從商與消費被視為愛國志業的觀念下,不僅取得在儒家社會的正當性,從而改變了上海, 更成為近代中國政治與民族主義發展的主要力量。



08

上海时代

作   者:[日] 松本重治 著

译   者:曹振咸 沈中琦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年:2005年3月


内容推荐:松本重治,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日本国际传媒和政治外交领域内的作者,是日本首相近卫的智囊和“私人驻华代表“,被称为“超派阀的重量级人物“。本书以其个人的历史观,用新闻记者特有的笔法,娓娓追述这段经理,不仅生动地再现出那个年代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历史画面,同时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被公认为战后日本最有分量的政治外交回忆录之一。



09

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

作   者:潘光 王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02年8月


内容推荐: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这三个群体先后来沪形成了1840午后犹太人移居上晦的三次高潮,到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的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及来自纳粹统治下欧洲的犹太难民总共已超过3万人,形成了远东最大的犹太社团。本书对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海犹太人的历史及其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和评价。


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史研究译丛》 (共13册)  

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 (共27册)

这套丛书有《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等。



*本文摘编自“写文化”公号,有删补 / 整理:行李&璞真

延伸阅读:如何玩转上海书展│文学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微信ID:ssapcn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中国革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